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1991的文章

技術分析要設防

圖片
要在市場中生存,你必須學習生活在一連串的意外當中,學習在不確定的狀況之下做出決策,同時承擔極大的壓力。價格走勢就像天氣一般陰晴不定,如同氣象預報提供的只是機率,短期的價格走勢幾乎純屬隨機。但有些人總企圖要「解釋天氣」,把一些其實毫不相干的點和線連結起來,並將各種原本應該屬於隨機的型態、支撐與壓力賦予意義,並且相信這些型態具有預測未來走勢的能力。 隨便翻開一張線圖,我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各種型態:箱型、旗型、頭肩頂、頭肩底……而在眾多的技術分析方式當中,在傳奇的大概就屬K線了,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日本的米商用開高低收四個價格,把每日的價格繪製成一連串的圖形,企圖藉此預測價格。這個方法後來被廣泛的運用到幾乎所有的商品上,台灣投資人在幾乎所有的股票軟體上,預設的線圖都是K線。許多人出了專論K線的書,列出幾十種不同的組合,聲稱這些組合一但出現,隨後就會有相應的多頭或空頭走勢。 這些理論聽起來很美好,但主要的問題是,幾乎沒有任何關於圖形的技術分析,能夠禁得起嚴格的檢視,所有主流型態都被學術界以歷史走勢統計過,結論很一致:沒有用。我們在那些理財雜誌、技術分析書籍中看到的那些例子,幾乎都是「精選範例」。其實人人在事後都可以找到線圖中的轉折,箱型,和支壓,可惜的是這總是只在「事後」才看得出來,至少我沒認識或聽過誰,可以在「事前」不斷提出準確的預測,這些分析絕大多數都是後見之明。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圖書館找過期理財雜誌裡關於個股走勢的分析,然後跟之後的走勢比較,相信你會對那些「分析」有更深刻的體會。 如果各位認為學術界和實際的金融操作嚴重脫節,依然想要使用「市場專家們」所採用的技術分析來預測走勢,我想提幾個在運用之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1. 支撐與壓力: 出現折返時,要出現多大的折返才算有效?0.5%?1%?5%?10%?非支撐壓力區的折返走勢,和支撐壓力區出現的折返走勢有什麼差別?如果無支撐壓力區出現折返時,會被視為隨機,那為什麼支壓區及其附近的折返,卻會被視為非隨機?特別是在槓龜率這麼高的狀況下…… 2. 箱型理論: 使用箱型理論的人,看起來準確度很高,但這其實都是假象,因為用箱型預測的時候,只要設定一個夠大的區間(ex:+3%~-3%),就可以確保自己大部分時候是對的。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若在台股的日走勢當中,把箱型區間設定為+7%~-7%,準確率會高達100%,長期走勢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