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5的文章

巴菲特的韓股投資組合

圖片
這裡先引一段巴菲特在1993年的股東信裡的話:「有些投資策略,例如我們從事多年的套利活動,必須將風險分散,若是單一交易的風險過高,就要將資源分散到幾個獨立的個案之上,雖然個案可能導致損失,但只要能確信經過機率的加權平均,能夠讓你獲致滿意的報酬就行了,許多創業投資者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除了套利外,同樣的原則也可以運用在股票投資上,我們可以參考巴菲特是怎麼建立他個人的韓股投資組合的。2005年時,巴菲特在哈佛的演講中提到,花旗曾寄給他一份韓國股市的手札,韓國所有的公開上市公司都列在其中,每頁介紹一檔股票,應該就像台灣四季報的韓國版吧!收到這份手札之後,他大概花了五六個小時,從裡面挑選了20家公司。 這些公司的平均本益比非常低,而且擁有相當強健的資產負債表:以大韓麵粉加工有限公司為例,這家公司每年能賺取15000韓寰,本益比卻只有2點多倍。此時巴菲特只要分散投資這類型的便宜公司就好,就算後來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公司中,有極少數經營有問題,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也有限。但只要其中有幾檔的本益比被市場重估,那麼上升潛力可是以100%為單位計算的,像上面提到的麵粉股就算漲了三倍,本益比還是不到10。 他當時投資了約1億美元在韓國股票上。在這個例子中,巴菲特沒有去過韓國,也不了解他買進的這些公司,甚至連公司的年報都沒有看過,只是從手冊中所提供的簡介、淨值、每股盈餘和股價,去判斷是否可以買進,這就是標準的葛拉漢式投資法。 只要使用簡單的價值篩選原理與公式形成投資組合,在歷史上就可以達到遠優於指數本身的報酬率。如同其他的投資法則,只要大多數的人都了解並採用這種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就必然會失效,但有趣的是,雖然價值溢酬幾十年前就已經被學術界所發現,但直到近年仍然存在。 我想這個現象之所以能持續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眾通常都追求短期利益,不願意從較長期的觀點去投資。只要短期的績效不如人,他們就會放棄,不再堅持原有的策略,即使他們知道長期市場會還給他們公道也一樣。 延伸閱讀: 巴菲特:你可以從我的房地產投資學到什麼?(上) 巴菲特:你可以從我的房地產投資學到什麼?(下) 想要看到最新文章,記得追蹤FB: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股市包租公 2015

圖片
已經好幾年沒有看到這種讓人覺得滿地都是便宜貨的情景了,今年因為標的太多,像 之前那樣 用excel製表會累死,所以直接使用 Goodinfo 的自選功能來建立清單,下面列的PER、PBR、現金殖利率、年度ROA和ROE都是指前一年度,加權平均ROA / ROE則是以股本和時間來做加權因子,越接近現在或股本越大,占計算權值就越重。 >>>>以下懶人包>>>> 網軍攻擊懶人包: PTT八卦版爆料  /  網軍混淆視聽與攻擊實錄 上報專題  /  新頭殼專題  /  TVBS報導 網軍部隊遭府方切割  /  電視訪問   本人在2019/12/3八卦版發文被推爆,從這個連結可看 總統外甥吳孝銓本人避重就輕的回應 ;直到2019/12/15,胡采蘋和甯祥豪兩人仍舊不敢對是否直接間接領取政府預算帶風向此事進行說明,事實如何已不證自明。 <<<<以上懶人包<<<< 雖然這邊洋洋灑灑列了30檔,但其實還是有不少遺珠之憾 (像是前愛股小松5471) 。篩選的原則遵照之前寫的 選股SOP ,上面的標的絕大多數擁有二低一高的特性 (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高殖利率) ,不過也有幾檔比較偏菸屁股的股票 (股價淨值比特別低,像是1337、4905、4942等) 。 至於個股短評,我也要繼續偷懶,這邊要大力推薦財報狗的 洞見股票討論區 ,我今年篩出來開始上網找資料的時候,才發現清單裡面有不少都有人幫我做好功課了,除了財報狗外,其實也有不少認真的部落客 (像2114就有股東會記錄) ,我就直接貼連結。  1337 F-再生(1337) - 充滿爭議的特別案例 ,利空一發接一發,但我覺得不會倒 1340 F-勝悅(1340) - 鞋墊新型材料製造商 1595 全球最大PCB半自動曝光機廠-川寶(1595) 2114 做輸送帶,這邊是 104年股東會記錄 和 103年股東會記錄 2376 菸屁股系列一號 ,老牌板廠 2379 紅色供應鏈的受害者,不過便宜就撿撿看 2441 2008包租股,當時評價是現金牛一隻,現在評價還是一樣 2493 PCB濕製程設備大廠,號稱市占4成, mobile01有討論 3030 PCB設

台股空頭統計 2015

圖片
不過四個月前我還在哀嘆 今年包租文沒梗了 ,到現在指數從傳說的萬點下跌超過20%,定義上已經進入了空頭市場,只能說市場總是會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以下照舊統計一下台股歷史的跌幅: 其實現在的狀況跟2011年還蠻像的,融資減幅很健康,腰斬的股票數都數不清,消息面看起來也相當糟糕:紅色供應鏈成形,台灣即將邊緣化、中國成長趨緩,亞洲金融風暴將再起。在台灣島看來即將沉沒的現在,也看到不少人用腳投票,開始把錢換成目前看來相對安全的美金。但我搞不懂的是,為什麼這幾年有30元甚至更低價位可換的時間這麼多,偏偏要等到貶了一大截之後再去換? 以時間和幅度來說,這波空頭應該不太可能在最近結束,但個人的立場會隨時間越來越偏向買方。當然沒有人能夠預知真正的底部在哪裡,但還是有一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推測現在指數究竟是偏高還是偏低,下面是台股近十幾年來的股價淨值比走勢,可以看到停留在1.5以下的比例並不高,根據 證交所的資料 ,台股七月時的淨值大概在5700左右,以周末收盤7800來算,現在大盤的股價淨值比約莫在1.37,2008年的低點在1.1左右。 圖取自Stock-AI,網站做的還不錯喔 說了一大堆,現在到底是該買還是該賣?如果有看過小弟的 一條鞭法 ,在找不到便宜股票時,遵守「季線以下不做多」的基本原則,那麼這波下跌應該可以跟我一樣幾乎都待在場外看戲。要是積極點,甚至現在就可以分批往下買,例如跌破8000、7500、7000、6500各買1/4;保守者可以把數字再往下設,但設越低,最後沒碰到預設點位的機會也就越高,這就看個人取捨。 另一種做法是等到站穩季線後,再依據當時的指數決定買進的持股成數,例如按照上面的分批計畫,指數最後在7000點站穩季線,就一口氣買進3/4的部位。買進之後繼續破底?當然還是可以按照一條鞭法停損,然後等待下次機會,但我自己在7500以下大概就不會考慮停損這件事了,反正用閒錢買現股,沒有融資就不用怕斷頭,接下來資金出走越兇越好,這樣我才能用更便宜的價位愛台灣。 最後要再度強調的是,我無法預測未來,除了紅色供應鏈、極端點說中共攻台也不是不可能,要是最悲劇的狀況發生,股市的低點可能會遠比你我想像的要低。但 2008年包租文 也寫了, 我只是照歷史、常識、和經驗做出自己的判斷, 但股市如人生,總有一連串的意外,不是嗎?

今週刊的封面

圖片
看到本期今週刊的封面,你聯想到甚麼? 我想到的是Michael Burry,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先想到他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時,靠買進CDS大賺一票。但他其實也是個價值投資人,在科技股泡沫破滅時,表現大幅超越指數,以下是他投資策略的介紹: 「我的策略並不複雜,我試著去買那些看起來陷入窮途末路的股票,等到這些公司前景看來光明點後賣出。管理投資組合的重要性對我來說跟選股一樣重要,如果我能把兩者都做好,我知道我會成功。 研究就是我選擇股票的利器,關鍵是在投入資金前了解公司的價值,我的選股100%都是基於安全邊際,這個概念在葛拉漢與陶德所著的『證券分析』首度被提及。現在我有自己的方法 ,但最終目的還是保護下檔風險以避免永久性的資本損失。更具體來說,了解(股價的)催化劑並不必要。純粹,(低到)離譜的價值已經足夠。 我也會投資在罕見機會上,即低估的資產,像是套利機會跟市價低於2/3淨現值(淨營運資金減去負債)的公司。如果有適當的價格,我也樂於加入一些巴菲特喜歡的公司:有持續的競爭優勢,表現在長期且穩定的高ROIC上。 我偏好價格距離52周低點10-15%,有些價格支撐的股票,這是逆勢操作。如果一檔股票創了新低,我通常會停損,除非那是上面提到的罕見機會。 我喜歡分散持有12到18隻處於衰退產業的股票,且傾向完全投入資金,這個數字提供我足夠的空間去體現我最好的一些想法,同時降低波動性,讓我不至於感覺處在風險當中。」 因為購買CDS這件事,他跟許多原始投資人鬧翻,後來就解散基金,只管理自己的錢,想知道比較完整的故事的話,可以去找「大賣空」這本書來看。最後提供 Michael Burry管理的基金,在2000到2008年的績效給大家參考,可以注意一下他在空頭期間的表現: 想要看到最新文章,記得追蹤FB: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