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富書摘 -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的出現,來自人們開始生產物品或是提供勞務以換取金錢的交換行為。

在多數的人類歷史當中,資本主義是一項奇特的產物,因為在以往的世界裏,人們終其一
生沒有用金錢作為交易媒介。

在過去的數千年裏,人們總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從沒想過用“錢”來購買其他物品。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

蘇格蘭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是第一位,也是最聰明的經濟學家,他個性孤僻,
為人老實。

其最著名的著作《國家財富之本質與導因》(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就是今天人們普遍所知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

史密斯認為,每個人自由追求嚮往的工作制度,會比由中央集權計畫分配更有利,也會全
力投入工作,進而帶動經濟成長。

這種觀念在今天來說是司空見慣,但在1776年時卻被認為是異端邪說。

他提出應由人民隨心所欲地製造,銷售物品,其他一切則較由市場機能去平衡,如果社會
中人人都有衣穿,有食物,有住所,社會自然井然有序。

但試想,如果100個人當中有99個人決定生產帽子,而只有一個人去種蔬菜,這個社會會
演變成什麼樣子?

這個國家將會出現供應過剩的帽子,卻沒有東西可以吃。

這時候,市場中自然會出現一隻“看不見的手”來解決這種供需不均的狀況,使市場機能
不致癱瘓,確保生產蔬菜的人和生產帽子的人都達到均衡數量。

當然,事實上並沒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存在,但史密斯確認,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定律自
然會讓物品和服務達到均衡。

舉例來說,如果太多人生產帽子,使得市場上出現過多的帽子,市面上的帽子堆積如山,
如此一來,制帽商只有降價求售。

價格降低會使利潤降低,某些制帽廠商自會知難而退出市場,另尋利潤將高的行業;同理
,蔬菜種植商也會在市場運作下達到均衡的數量。

不論何時,當市面上有新產品問市,以電腦產業為例,隨即而來的是陸續加入的其他供應
廠商,直到市場上電腦供應過剩,即售價下跌。

事實這種商業競爭對你,我,或其他消費者都是好事,因為競爭本身會刺激廠商去改善他
們的產品,而且還會降低售價。

這也是為什麼廠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推出物美價廉的新產品。

如果沒有商業社會中的競爭,則廠商將會永遠只會賣一些式樣即老,功能有落後的產品,
消費者根本得不到半點好處。

從最小的口香糖到保齡球,這只看不見的手都會讓市場中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不需要
靠國王,議員或政府部門,來決定應該生產什麼產品,該生產多少數量,由誰來生產?因
為市場自會決定一切!

史密斯也認為,不斷追求成長是一個正面的推動力。他強調“自利” 決不儘然完全是自
私的行為,因為它能激勵人們避開空想,踏實地將潛能發揮到極致,它也使人們創新發明
,工作起勁,投入更多時間而仍樂此不疲,致力將經手的工作做到最完美的境界,甚至超
時工作也不喊苦。

如果聰明的人和愚蠢的人所得的報償一樣,成功者也不會受到特別獎勵,那麼聰明的人為
什麼要竭盡心力發明創新,改善人類生活?

而這樣的結果,社會上將充滿著最差勁的木匠,醫生,律師,會計,銀行家,秘書,教授
等,那麼人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情況呢?

史密斯認為“累計定律”(Law of Accumulation)會使人類的自利特性造福更多的人,
讓我們的生活更好。

也就是說,當企業主因為生意獲利而擴展事業,就會雇用更多員工或升調員工薪資,如此
更多人的生活獲得改善,甚至也會吸引其他人進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如此一來,社會資源
才能不斷累積。

==

一個褒貶參半的字——利潤

任何公司,不論是私人企業或公營事業,是屬於單一股東所有,或是上百萬股東共同擁有
,其經營目的只有一個——賺取利潤。

利潤就是減掉所有開銷後所剩下的營利金額,是屬於全體股東所有,不論是雲頂,大眾銀
行,國能,或週末在路邊幫人洗車的人。

換個角度來想,任何人都不會不求報酬的拿著水桶,捏著滿是肥皂泡沫的海面站在路邊,
只是為了喜歡洗車,或是用水管沖車子圖個清涼。

同樣的,投資人擁有股票的目的,絕對不是想要參加股東大會,或收到公司所寄的年報而
已。

買股票的目的在於獲利,他們都希望所投資的公司很賺錢,並能因此分配到公司的盈利。
一般人總認為,追逐利益的人是為了將社會上多數人的資源占為己有,而不惜犧牲社會大
眾利益。

上一代的很多人有這種想法,時至今日,許多人意識裏仍然潛藏著這個思想:“一個人的
利益,就是其他人的痛苦”。

這是共產主義的基本教條,這也曾是社會主義盛行的大學校園裏最流行的思潮。

事實上,我們可以去印證,只要是採用利益作為推動力的資本主義,史密斯所提到那只看
不見的手,就是引導金錢流向能產生最大效益的地方。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物競天擇說不僅適用於動物生態,也適用於資本主義社會。
獲利良好及管理有制度的公司,絕對能在股票市場中屹立不到,因為當公司獲利成長時,
股價會上揚,這會使投資人,包括公司的經營管理階層,及任何擁有股票的員工,享受到
公司經營獲利增進而個人財富也增進時的欣喜。

一個管理差勁的公司,獲利表現也是普普通通,股價當然是易跌難漲。
如果股價跌幅太大,憤怒的投資人會對公司施加壓力以撤換管理階層,並要求公司採取某
些手段,促使獲利回升。

當所有條件都經過改善,獲利佳的公司一定比獲利較差的公司容易籌措資金。

獲利好的公司就能夠有足夠的資金去擴充業務;而獲利不佳的公司則因為不易籌措資金,
無法擴展業務,使得公司經營每下愈況。

基於適者生存,優勝劣敗的道理,所有的錢將流向使用效率最高的地方,資金就不會被浪
費掉了。

利潤是成就的象徵,其所代表的意義是:當某人製造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讓其他人願意來
購買時,那些賺取利潤的人將大受鼓舞,而不斷重複他們的成功經驗,並擴展到不同領域
中,再此良性迴圈下,有更多工作和更多利潤將分享給大眾。

如果只是因為他們努力追逐金錢,而將這些資本主義者和投資人以自私及貪心定罪,那麼
,為什麼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居然也是全世界最慈善的國家?

==

資本主義締造雙贏

資本主義並不是零合遊戲。

除了某些惡棍之外,資本主義的有錢人之所以富裕,不見得是全然奪取自他人,讓別人變
得貧窮而令自己富裕;而是當有錢人變得更有錢時,窮人也會因此受惠而變得比較富有。
若是有錢人不惜犧牲社會大眾的成本,以換取一己的富有的道理為真,那麼美國是世界上

最富有的國家,按理說,現在世界上應該有某些相對更為貧窮的國家存在。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隨著美國富裕的腳步前進,其他國家也逐漸擺脫哦貧窮而富有起
來。

當公司成功,獲利成長,這意味著將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而貧窮情況也將獲得改善,
這正是資本主義的真諦。

每一個擁有股票的人都希望該公司成長,這並不是表示他們希望公司要無止盡擴張,並搬
進大廠房或大辦公室,而是希望企業獲利能成長:也就是公司今年獲利比去年好,去年獲
利比前年好。

當投資人提到“成長”並不是說公司或工廠的規模成長,而是指“獲利能力” (
profitability),也就是所謂的“盈餘”(earning)增加。

對成熟的大企業來說,10%到15%的年盈利成長率已算相當不錯。

對一個衡勁十足的新企業而言,每年盈利成長或許可能高達25%至30%。
但不管哪一種企業,這個競賽遊戲的名字是盈餘。

每當公司的盈餘成長,盈餘成長的表現就能夠反應在股價上,讓投資者進而賺取股價上揚
的資本利得。

股價與企業賺取盈餘的能力息息相關,這個簡單的重點卻經常被忽視,甚至連老練的投資
人也無法避免。

由於股價本身有漲跌的迴圈,專看股價報價系統的投資人,他們看股價的漲跌,研究交易
模式,畫出股價上下曲線走勢圖,試著去洞悉什麼時候應該買賣某些公司的股票。

事實上,他們不需要這麼大費周章,最重要的重點應該是擺在瞭解公司的基本面及獲利展
望上。

如果企業盈餘持續成長,股價註定將繼續上揚;它不見得會立刻跳升以對,但終究是在上
漲的趨勢線上。

而假設公司盈餘衰退,股價下跌將是必然的命運。盈餘衰退使該公司的投資價值下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麥克風選股法使用教學

d神語錄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