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 人氣比巴菲特還旺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當代投資大師中,號稱股神的巴菲特名氣最大、鈔票最多,但是,說到在投資人心目中的人氣,巴菲特遠遠不如一位頭皮上牛山濯濯、頭皮下智慧如海的大師。
這位大師就是大家尊稱「新興市場教父」、長相酷似已故光頭影帝、電影「國王與我」男主角尤伯連納的馬克.墨比爾斯(Joseph Benhard Mark Mobius)。
妙的是,早年他念大學時,主修的竟然是藝術,學過表演,上過舞台,立志將來要當戲劇導演和電視導播。不料後來不知道是機緣湊巧還是不巧,他沒有走上舞台,也沒有踏進電視攝影棚,反而一頭(當然是光頭)闖進遠東,在股市投資天地裡開拓燦爛的事業生涯,成就崇高的名聲。
可惜的是,演藝界因此少了一位影帝、大導演,否則的話,「國王與我」大概也不會由尤伯連納主演,光頭影帝也應該換人做才對。
台灣的資深投資人對他應該相當有印象,因為他當過台灣第一家、也是台灣最大投信公司國際投信的總經理。投資新鮮人對他應該也有印象,新興市場的投資人對他應該是印象深刻,因為他「新興市場教父」的威名遠播,投資人如果想投資新興股市,找他主持的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
墨比爾斯有這麼非凡的成就,背後一定有非凡的人格特質支持,他與眾不同的深厚智慧就起源於他多元的文化背景與好奇的個性。墨比爾斯1936年8月17日生於紐約超大市鎮(Hempstead),父親是德國哈爾(Halle)人,在往返德國與美國之間的輪船上當廚師,後來乾脆下船當美國人,1929年娶了波多黎各籍的女子,也就是墨比爾斯的母親。
墨比爾斯從小生活在充滿美國人、德國人與西班牙後裔文化綜合而成的環境裡,接觸不同的飲食、語言與文化,讓他的世界比一般小孩更寬廣、更多元,讓他對世界充滿好奇,總是追著身邊的人打破沙鍋問到底,也為他後來到新興市場發掘投資價值的生涯寫下伏筆。
1941年珍珠港事變爆發,美國正式對德國與日本宣戰,墨比爾斯一家身為德裔美國人,自然成為美國聯邦政府探員監視的對象。 1942年6月,一位穿黑西裝、載著帽子和墨鏡的男子來到他家門前,向正在院子裡玩耍的他打聽他父親和德國人的消息。積極進取又好奇的他卻反過來問對方一大堆問題,打聽對方的來意與身分,嚇退了這位可疑男子。
不過,這種個性也讓他吃足苦頭,因為他總是纏著兩位哥哥問問題,處在青春期的哥哥覺得厭煩,不願意陪他玩,反而騙他待在房裡剪紙。
孤單的墨比爾斯只好不停的把紙剪碎,來消磨心中無窮的疑問。後來媽媽發現他把房裡的紙全都剪碎了,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把紙花往天上灑,要他欣賞這種美麗的景象,這一幕也讓他了解放鬆心情、釋放壓力的重要。
==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 興趣太雜…差點迷失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跟新興市場的緣分很早就開始,跟投資天地的緣分卻很晚才出現。
墨比爾斯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唸博士班時,研究的領域主要經濟發展程度不足的開發中經濟體。
當時還沒有新興市場的名詞,大家把當時占世界土地77%、占世界人口85%,卻只占世界經濟產出23%的廣大貧窮國家,叫做低度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第三世界、南方國家,開發中市場還算是比較好聽的名字。
但不管你怎麼解釋,這些稱呼都有壓迫、被壓迫、貧窮、艱困、沒有希望等貶抑的意味。當時(1964年,也就是民國53年墨比爾斯取得MIT博士學位)不但台灣是開發中國家,連努力從二次大戰中復興的日本也是低度開發國家。
這時墨比爾斯拿到紐約州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的獎學金,到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一段期間,就這樣愛上了日本,也愛上了大部分的亞洲─低度開發國家。
賣過豆漿 還當過雅芳先生
不過,他喜愛的東西太多了,興趣也太廣泛了,念過的領域包括藝術、傳播、新聞、臨床心理、政治經濟學,因此結束所有學業後,反而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哪一條路。他說:「我離開學校後,不知道應該到哪裡去。」
於是有一陣子,他打算到大菸商菲力浦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服務,然後進入紐約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在波士頓的一家電視公司攝影棚也工作過,還在波士頓大學教過大眾傳播的課程。
隨後遠東開始呼喚他,根據他的說法,幾家希望在亞洲市場推廣產品的公司找上他(或是他自己找上門去),要他到亞洲擔任研究員,調查市場,順便到不同的客戶公司去推銷產品。
因此,他在印尼幫孟山都化學海外公司(Monsanto Chemical)推銷過豆漿,當過雅芳「先生」、替雅芳公司(Avon Products)推銷過化妝品,幫美國動物油脂提煉協會(National Renderers Association)推銷過牛油。真是能者多勞,什麼都會。
1,000美元 開啟投資賺錢路
墨比爾斯是在寫跟通訊衛星有關的博士論文時,才開始對股票產生興趣,當時大約是1963年11月底遇刺身亡的甘迺迪總統(John F. Kennedy)在位後期,美國政府發展的衛星通訊趨於成熟,必須決定由當時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經營,還是由另一家獨立公司經營。
結果甘迺迪政府和美國國會決定立法,把通訊衛星交給獨立公司經營,因此成立了通訊衛星公司(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Corporation),而且讓這家公司上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墨比爾斯深入研究相關法案和這家公司後,決定投資1,000美元,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結果賺了很多錢(墨比爾斯沒有說賺了多少。) 他從這次投資中,發現買賣股票也能夠讓人很快樂,這是墨比爾斯投資生涯的起點,當然也是好兆頭。
==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心內話:崩盤最美妙
【經濟日報╱記者劉道捷】
墨比爾斯出任基金經理人才八個月,就碰到歷來規模最大的1987年股市崩盤,基金資產淨值和基金本身價格都在轉眼間暴跌三成,會覺得害怕嗎?怎麼因應?
墨比爾斯看過香港股市1973年和1983年崩盤,可以說是經驗老到,不但不擔心崩盤,反而對崩盤有一種莫名的喜愛。他的說法是:「對我來說,崩盤是最美妙的時刻,因為我可以用我不敢相信的大廉價買進股票。」
他的想法和19世紀縱橫歐洲大陸的傳奇性投資天才羅思齊(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一樣,羅思齊說:「街上血跡斑斑時,就是我買進的時候。」墨比爾斯的說法更進一步:「街上血跡斑斑時、即使是街上灑著你自己的血時,就是買進的時候。」
隨後幾年裡,墨比爾斯又碰到幾次大大小小的崩盤,讓他有機會大展身手,發揮危機入市、人棄我取的投資心法。
1993年,新興市場行情熾熱,墨西哥市場尤其如此,泡沫隱然形成,墨比爾斯的大嫂按捺不住,投資他管理的新興市場基金。
不幸的是,隔年墨西哥爆發金融危機,披索劇幅貶值,恐慌情緒感染全球金融市場,國際資金從新興市場急速撤出,新興股市全面走跌,美國被迫在1995年初出手拯救墨西哥。
有一天,墨比爾斯受邀到哥哥家裡共進晚餐,他大嫂卻因為投資墨比爾斯管理的新興市場基金出現虧損,心裡不滿,當天一直避不見面。
後來,他姪女把他過去的一段投資故事告訴媽媽,說1991年他操作一檔為日本投資人成立的印尼基金,當時印尼股市的行情火熱,資金瘋狂擁入印尼市場,他卻認為印尼股市的價格偏高,找不到低估的投資標的,不肯積極進場,不少投資人卻催促他快點大舉投資。
結果印尼股市就像他預測的一樣崩盤,這時投資人態度180度大轉變,反而要求他賣出持股,他卻不顧當時市場的恐慌氣氛,說這時正是進場的大好機會,因為他看好的不少投資標的紛紛下跌,跌到很有吸引力的價位。後來他如願在印尼股市大有斬獲。
雖然逢低入市時,墨比爾斯也不知道市場什麼時候會出現最低價,但如有虧損,往往只是短期的帳面損失,投資要著眼的卻是優異的長期報酬展望。
墨比爾斯認為,過度樂觀和過度悲觀都很難適應新興市場,因為新興市場缺少可以信賴的金融體系、良好的基礎建設和法制化的投資環境,高報酬率的背後也伴隨著高風險,但是他相信,只要取得的資訊有60%正確,投資就可以得到豐碩的成果。
墨比爾斯也強調,優秀的基金經理人要不斷尋找價值低估的企業,做好風險控管,儘量只冒較低的風險,為投資人創造優異報酬,基金投資人的責任是長期持有,信任高明的基金經理人,不應該在市場大勢不佳時,放棄長期持有的信念。
但他說的長期是多長呢?絕不是像號稱股神的巴菲特所說的「長期持有就是持有到永恆」,墨比爾斯常說他的平均持股期間是五年,新興市場基金的投資人也應該有這樣的時間架構。
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暗示基金投資人持有五年後,應該考慮贖回?
==
墨比爾斯 黃金法則賺大錢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投資土耳其股市時,碰過不良的上市公司經營者,因而賠掉1,500萬美元,卻仍然認為,選擇投資標的時,公司經營階層素質是最重要的因素。不過,在這個最高指導原則外,還有其他重要投資法則。
他整理投資新興市場多年經驗,寫出傑作《獲利護照》(Passport to Profits),列出普通散戶容易了解、可以學習、利用的投資法則。
墨比爾斯法則一:耐心投資五年。
墨比爾斯投資任何公司前,最關切的問題是「這家公司五年後的經營狀況與獲利前景為何?」墨比爾斯和比較年輕的分析師不同,從事全球投資時,用比較廣的格局、比較宏大的國際觀、比較前瞻的態度,分析全球上市公司股票。
年輕分析師通常比較專注熱門的類股或個股,或是注重和自己比較接近的市場。追逐熱門投資趨勢當然不見得不好,但是,墨比爾斯建議投資者先退後一步,用比較冷靜、成熟的態度,依據比較長期、比較有耐心的投資哲學,會比較有機會賺到更確定的長期獲利。
墨比爾斯長途飛行或深夜住在外國旅館時,經常拿拉丁美洲、非洲、東歐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和亞洲新興市場上市公司相比,設法用長期眼光,以追求長期穩定報酬率為前提,比較不同區域企業投資價值的高低,為基金投資人挑選最適當的投資組合。
墨比爾斯常常注意下一個股市崩盤什麼時候會發生,希望在股市崩盤時,找到具有價值、值得投資的股票。墨比爾斯不擔心崩盤,因為崩盤無可避免,他總是隨時做好面對崩盤的準備。
股市崩盤可能影響基金短期投資績效,但墨比爾斯經歷過很多空頭市場,知道股市崩盤不會永遠持續,卻是基金經理人撿便宜的大好機會。
因此,不管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或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投資人最好隨時記得,市場重挫正是你最好的投資機會。
墨比爾斯法則二:如果近期股價下跌20%或從高點重挫,投資價值浮現時,應該趕快建立部位。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1991年在日本成立印尼基金時,印尼股市正好漲到高峰,當時墨比爾斯覺得印尼股市出現泡沫,就問操作印尼基金的日籍經理人打算採取什麼投資策略,對方說要選擇股價還會上漲的股票,而且在很多投資人要求儘快提高持股比率的壓力下,快速建立部位。
不過,墨比爾斯認為印尼股票可能暴跌,建議這位經理人降低持股,後來印尼股市果然重挫,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的印尼基金跌勢遠比同類基金輕。
一般說來,股市下跌,出現逢低買進機會時,投資人卻會對經理人施壓,希望經理人多賣股票、少買股票,因此墨比爾斯經常必須告訴投資人:逢低買進的短期虧損只是帳面損失,卻是長期間唯一能夠賺錢的方式。
簡單的說,壞時機可能是好機會。
==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 用耐心打敗恐慌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前兩條投資法則都是在時機不好時買進,第三和第四法則也一樣,第五條法則和耐心有關。
墨比爾斯法則三:如果大盤或個股因為短期因素劇跌,但基本面未變,立刻要從續抱改為買進。
墨比爾斯以微軟公司為例,微軟股價曾因反托辣斯訴訟而大幅下挫,連帶拖累美國高科技股走勢,但當時華爾街分析師並沒有看淡微軟,反而認為微軟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建議積極型投資人考慮逢低承接。
例如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分析師柯帝尼茲(Michael Kwatinetz)在微軟大跌後,把微軟評為「強力買進」,潘恩韋伯公司(PaineWebber)證券分析師楊恩(Donald Young)把微軟重新列入「買進」名單。
這條法則也適用新興市場,墨比爾斯在《投資護照》(商周出版,上周誤為《獲利護照》)一書中指出,積極型投資人想在新興市場賺取豐厚報酬,應該掌握同樣的原則。
貨幣貶值 絕佳投資機會
墨比爾斯法則四:在市場最悲觀時進場,在市場最樂觀時出場。
市場最悲觀時,投資人通常會恐慌拋售,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可能嚴重低估,悲觀過後,市場觸底,一年內的反彈幅度經常超過一倍,市場又會進入極為樂觀時期,這時投資人就該考慮出場了。
例如,1998年巴西爆發貨幣危機,正好投資人前一年碰到亞洲金融風暴,碰到巴西里爾危機,如同驚弓之鳥,把拉丁美洲和亞洲金融風暴相提並論,導致拉丁美洲股市大跌,市場極為悲觀。
但拉丁美洲和亞洲截然不同,金融市場的狀況也截然不同,因此拉丁美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雖然都是新興市場國家,卻不表示拉丁美洲一定會像東南亞新興市場一樣,出現股匯市全面崩盤的景象。
當時巴西里爾嚴重高估,因而大幅貶值,墨比爾斯把貨幣貶值視為絕佳的投資機會,因為貨幣貶值短期內會衝擊金融市場,卻大大有助於巴西加強出口,為隨後的經濟與市場反彈蓄積強大動力。隨後拉丁美洲股市從1999年開始強勁反彈,為墨比爾斯投資法則四做了最好的明證。
下跌市場 終有一天回升
墨比爾斯法則五:下跌的市場終究會回升,投資人如果有耐心,就不需要恐慌。
香港就是明顯的例子,香港股市以波動劇烈聞名,碰到什麼風吹草動,都可能造成股市像雲霄飛車一樣起伏,但是香港具有少見的特色,包括廣大的中國大陸腹地、自由化的金融市場,以及位居樞紐的航運地位,這就是香港市場投資風險背後的重大價值。
因此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一年裡,香港恆生指數大跌55%,墨比爾斯開始逢低承接績優股,後來恆生指數從1998年9月的低點,開始反攻,一年內大漲85%,為墨比爾斯操作的富蘭克林亞洲成長基金,創造同類型基金績效排名第一的傲人成績。
==
投資封神榜》長線投資 墨比爾斯愛新興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縱橫新興市場多年,累積極多心得,因此投資法則大都和新興市場有關。
墨比爾斯法則六:把新興市場貨幣波動的不利因素,轉成潛在獲利機會。
墨比爾斯認為想要長線投資獲利,還是要選擇新興市場,因為新興市場向自由化經濟體系發展,最可能吸引資金流入,股市的成長潛力較大。不過新興市場法令不完善,金融市場規範不嚴謹,政府干預較多,投資風險高於投資工業國家股市。
利用匯率波動 股匯雙頭賺
新興市場貨幣波動幅度超過國際主要貨幣,管理貨幣波動因素成為投資能否獲利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投資新興市場前,需要有貨幣波動幅度較大的心理準備。不過墨比爾斯不會把資金換成外幣來避險,而是利用匯率波動機會挑選好股票,設法在股市和匯市兩頭賺。
假設預期貨幣即將貶值,就開始買進出口導向企業,這種企業賺的是強勢貨幣,換回本國貨幣後,營收反而增加,即使貨幣貶值可能吃掉部分投資獲利,但是這種股票上漲幅度通常遠超過匯兌損失。這就是所謂的「自然避險」。
墨比爾斯法則七:新興市場金融風暴中,最先遭受打擊的國家通常也最先復甦。
墨比爾斯指出,新興市場國家需要積極吸引外資,尤其是外國長期直接投資,以改善產業結構、提昇國家競爭力,因此碰到金融風暴與外資流出時,這些國家必須積極改革,吸引外資重新回流。最先遭受衝擊的國家體認最深刻,改革意願也最強烈,成效最好,因而率先復甦。
墨比爾斯法則八:低檔勇於買進,創造最大漲幅。
泰國股市最熱時,總市值曾達1,330億美元,金融風暴後的1998年初,跌到只剩下220億美元,從短線來看,大盤還有下跌空間,似乎應該快速拋售持股離場,但「指數可能跌到零點嗎?」墨比爾斯認為「不太可能」。
國際貨幣基金已經撥出第一筆170億美元的金援,穩定泰國外匯存底、防止泰銖進一步貶值,此一金額足以防止泰國金融情勢繼續惡化,墨比爾斯估計泰銖穩定前,股市再跌的機會比回穩的機會小,因此,請研究人員列出長期復甦展望較佳的公司觀察名單。
不過,到1997年底,泰國證交所480家上市公司中,有近四成面臨破產危機,墨比爾斯估計在金融市場穩定前,還有二成公司可能倒閉,因此,墨比爾斯在選股上非常的小心。
墨比爾斯發現有不少股票體質不壞,此時正是趁著價格低估便宜買進,增加投資部位的時機,因此墨比爾斯在投資標的股價繼續低估和下跌時,持續加碼,採取的策略是「股價愈跌,買到愈多便宜股數」的策略。
墨比爾斯就在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泰國股市下跌七成的一年間,分批逢低承接體質可望改善,股價低估的股票。從短期來看,墨比爾斯操盤的基金表現可能落後抱著很多現金的基金,但市場觸底反彈後,他的基金表現會在績優股帶領下超越大盤,創造高人一等的報酬率。
==
投資封神榜》快速獲利 墨比爾斯押寶新興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法則九:選擇投資標的不能只靠技術分析,必須輔以現場調查。
投資國際化,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獲利機會,也可以分散投資單一國家的風險。但外國市場,尤其是政經情勢不穩定的新興國家股市,情勢可能變化多端,如果只靠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等傳統投資方法,可能無法掌握局勢,必須透過實際的調查訪問,才能深入了解、迅速因應變局。
換句話說,不要自行投資新興股市,要透過投資據點遍布全球的國際性投資集團,才能有效掌握全球金融情勢脈動。
墨比爾斯法則十:想從快速經濟成長中獲利,必須投資新興市場國家,利用政經不確定性,打進新興市場,不確定變成確定時,考慮出場。
快速經濟成長是高投資報酬率的基礎,也是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的特徵。例如,過去十年內,中國大陸、印度與馬來西亞三個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規模成長118%,美國、英國和日本三國經濟規模只成長58%。
同時,過去幾年內,全球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超過6%,遠超過已開發國家的2.9%。長期投資新興市場,忍受幅度較高的短期波動,投資報酬率一定比較高。
墨比爾斯認為,政經不確定性會壓抑股價,但如果基本分析做的好,不確定性反而是買進價格低估績優股的好機會。政經風險高的地方,股市波動幅度通常比較大,因為政經風險經常使績優公司股價不能反映真正價值,但根據「價值型投資」的原理,股價終將反映企業的真值。
不確定性代表高風險,但高風險代表高報酬,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機會,不確定性消失、市場參與者可以預測未來結果時,就會在股價上反映出來,此時股價和投資成本通常都已經升高,賺到高報酬率的可能性降低。
總之,如果想在新興市場的股價起伏中占到便宜,最好還是遵循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價值型投資哲學」,這也是坦伯頓基金集團創始人、8日在巴哈馬島群島首都拿騷去世、享年95高齡的約翰.坦伯頓爵士(John Templeton)率先強調和奉行、墨比爾斯傳承和遵照實施的新興市場價值型投資觀念:
一、在全球市場尋找便宜又具有投資價值的機會。
二、秉持長期投資觀點,不著重短期獲利。
三、應用你的常識。
四、找到大家還沒有認同的價值投資機會時,遵循反向操作策略,買進大多數投資人瘋狂殺出的股票,賣出大多數人貪婪搶進的股票。
五、新興市場投資絕不容易,但遵循上述觀念逆勢操作,終究能夠投資成功。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當代投資大師中,號稱股神的巴菲特名氣最大、鈔票最多,但是,說到在投資人心目中的人氣,巴菲特遠遠不如一位頭皮上牛山濯濯、頭皮下智慧如海的大師。
這位大師就是大家尊稱「新興市場教父」、長相酷似已故光頭影帝、電影「國王與我」男主角尤伯連納的馬克.墨比爾斯(Joseph Benhard Mark Mobius)。
妙的是,早年他念大學時,主修的竟然是藝術,學過表演,上過舞台,立志將來要當戲劇導演和電視導播。不料後來不知道是機緣湊巧還是不巧,他沒有走上舞台,也沒有踏進電視攝影棚,反而一頭(當然是光頭)闖進遠東,在股市投資天地裡開拓燦爛的事業生涯,成就崇高的名聲。
可惜的是,演藝界因此少了一位影帝、大導演,否則的話,「國王與我」大概也不會由尤伯連納主演,光頭影帝也應該換人做才對。
台灣的資深投資人對他應該相當有印象,因為他當過台灣第一家、也是台灣最大投信公司國際投信的總經理。投資新鮮人對他應該也有印象,新興市場的投資人對他應該是印象深刻,因為他「新興市場教父」的威名遠播,投資人如果想投資新興股市,找他主持的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
墨比爾斯有這麼非凡的成就,背後一定有非凡的人格特質支持,他與眾不同的深厚智慧就起源於他多元的文化背景與好奇的個性。墨比爾斯1936年8月17日生於紐約超大市鎮(Hempstead),父親是德國哈爾(Halle)人,在往返德國與美國之間的輪船上當廚師,後來乾脆下船當美國人,1929年娶了波多黎各籍的女子,也就是墨比爾斯的母親。
墨比爾斯從小生活在充滿美國人、德國人與西班牙後裔文化綜合而成的環境裡,接觸不同的飲食、語言與文化,讓他的世界比一般小孩更寬廣、更多元,讓他對世界充滿好奇,總是追著身邊的人打破沙鍋問到底,也為他後來到新興市場發掘投資價值的生涯寫下伏筆。
1941年珍珠港事變爆發,美國正式對德國與日本宣戰,墨比爾斯一家身為德裔美國人,自然成為美國聯邦政府探員監視的對象。 1942年6月,一位穿黑西裝、載著帽子和墨鏡的男子來到他家門前,向正在院子裡玩耍的他打聽他父親和德國人的消息。積極進取又好奇的他卻反過來問對方一大堆問題,打聽對方的來意與身分,嚇退了這位可疑男子。
不過,這種個性也讓他吃足苦頭,因為他總是纏著兩位哥哥問問題,處在青春期的哥哥覺得厭煩,不願意陪他玩,反而騙他待在房裡剪紙。
孤單的墨比爾斯只好不停的把紙剪碎,來消磨心中無窮的疑問。後來媽媽發現他把房裡的紙全都剪碎了,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把紙花往天上灑,要他欣賞這種美麗的景象,這一幕也讓他了解放鬆心情、釋放壓力的重要。
==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 興趣太雜…差點迷失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跟新興市場的緣分很早就開始,跟投資天地的緣分卻很晚才出現。
墨比爾斯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唸博士班時,研究的領域主要經濟發展程度不足的開發中經濟體。
當時還沒有新興市場的名詞,大家把當時占世界土地77%、占世界人口85%,卻只占世界經濟產出23%的廣大貧窮國家,叫做低度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第三世界、南方國家,開發中市場還算是比較好聽的名字。
但不管你怎麼解釋,這些稱呼都有壓迫、被壓迫、貧窮、艱困、沒有希望等貶抑的意味。當時(1964年,也就是民國53年墨比爾斯取得MIT博士學位)不但台灣是開發中國家,連努力從二次大戰中復興的日本也是低度開發國家。
這時墨比爾斯拿到紐約州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的獎學金,到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一段期間,就這樣愛上了日本,也愛上了大部分的亞洲─低度開發國家。
賣過豆漿 還當過雅芳先生
不過,他喜愛的東西太多了,興趣也太廣泛了,念過的領域包括藝術、傳播、新聞、臨床心理、政治經濟學,因此結束所有學業後,反而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哪一條路。他說:「我離開學校後,不知道應該到哪裡去。」
於是有一陣子,他打算到大菸商菲力浦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服務,然後進入紐約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在波士頓的一家電視公司攝影棚也工作過,還在波士頓大學教過大眾傳播的課程。
隨後遠東開始呼喚他,根據他的說法,幾家希望在亞洲市場推廣產品的公司找上他(或是他自己找上門去),要他到亞洲擔任研究員,調查市場,順便到不同的客戶公司去推銷產品。
因此,他在印尼幫孟山都化學海外公司(Monsanto Chemical)推銷過豆漿,當過雅芳「先生」、替雅芳公司(Avon Products)推銷過化妝品,幫美國動物油脂提煉協會(National Renderers Association)推銷過牛油。真是能者多勞,什麼都會。
1,000美元 開啟投資賺錢路
墨比爾斯是在寫跟通訊衛星有關的博士論文時,才開始對股票產生興趣,當時大約是1963年11月底遇刺身亡的甘迺迪總統(John F. Kennedy)在位後期,美國政府發展的衛星通訊趨於成熟,必須決定由當時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經營,還是由另一家獨立公司經營。
結果甘迺迪政府和美國國會決定立法,把通訊衛星交給獨立公司經營,因此成立了通訊衛星公司(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Corporation),而且讓這家公司上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墨比爾斯深入研究相關法案和這家公司後,決定投資1,000美元,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結果賺了很多錢(墨比爾斯沒有說賺了多少。) 他從這次投資中,發現買賣股票也能夠讓人很快樂,這是墨比爾斯投資生涯的起點,當然也是好兆頭。
==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心內話:崩盤最美妙
【經濟日報╱記者劉道捷】
墨比爾斯出任基金經理人才八個月,就碰到歷來規模最大的1987年股市崩盤,基金資產淨值和基金本身價格都在轉眼間暴跌三成,會覺得害怕嗎?怎麼因應?
墨比爾斯看過香港股市1973年和1983年崩盤,可以說是經驗老到,不但不擔心崩盤,反而對崩盤有一種莫名的喜愛。他的說法是:「對我來說,崩盤是最美妙的時刻,因為我可以用我不敢相信的大廉價買進股票。」
他的想法和19世紀縱橫歐洲大陸的傳奇性投資天才羅思齊(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一樣,羅思齊說:「街上血跡斑斑時,就是我買進的時候。」墨比爾斯的說法更進一步:「街上血跡斑斑時、即使是街上灑著你自己的血時,就是買進的時候。」
隨後幾年裡,墨比爾斯又碰到幾次大大小小的崩盤,讓他有機會大展身手,發揮危機入市、人棄我取的投資心法。
1993年,新興市場行情熾熱,墨西哥市場尤其如此,泡沫隱然形成,墨比爾斯的大嫂按捺不住,投資他管理的新興市場基金。
不幸的是,隔年墨西哥爆發金融危機,披索劇幅貶值,恐慌情緒感染全球金融市場,國際資金從新興市場急速撤出,新興股市全面走跌,美國被迫在1995年初出手拯救墨西哥。
有一天,墨比爾斯受邀到哥哥家裡共進晚餐,他大嫂卻因為投資墨比爾斯管理的新興市場基金出現虧損,心裡不滿,當天一直避不見面。
後來,他姪女把他過去的一段投資故事告訴媽媽,說1991年他操作一檔為日本投資人成立的印尼基金,當時印尼股市的行情火熱,資金瘋狂擁入印尼市場,他卻認為印尼股市的價格偏高,找不到低估的投資標的,不肯積極進場,不少投資人卻催促他快點大舉投資。
結果印尼股市就像他預測的一樣崩盤,這時投資人態度180度大轉變,反而要求他賣出持股,他卻不顧當時市場的恐慌氣氛,說這時正是進場的大好機會,因為他看好的不少投資標的紛紛下跌,跌到很有吸引力的價位。後來他如願在印尼股市大有斬獲。
雖然逢低入市時,墨比爾斯也不知道市場什麼時候會出現最低價,但如有虧損,往往只是短期的帳面損失,投資要著眼的卻是優異的長期報酬展望。
墨比爾斯認為,過度樂觀和過度悲觀都很難適應新興市場,因為新興市場缺少可以信賴的金融體系、良好的基礎建設和法制化的投資環境,高報酬率的背後也伴隨著高風險,但是他相信,只要取得的資訊有60%正確,投資就可以得到豐碩的成果。
墨比爾斯也強調,優秀的基金經理人要不斷尋找價值低估的企業,做好風險控管,儘量只冒較低的風險,為投資人創造優異報酬,基金投資人的責任是長期持有,信任高明的基金經理人,不應該在市場大勢不佳時,放棄長期持有的信念。
但他說的長期是多長呢?絕不是像號稱股神的巴菲特所說的「長期持有就是持有到永恆」,墨比爾斯常說他的平均持股期間是五年,新興市場基金的投資人也應該有這樣的時間架構。
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暗示基金投資人持有五年後,應該考慮贖回?
==
墨比爾斯 黃金法則賺大錢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投資土耳其股市時,碰過不良的上市公司經營者,因而賠掉1,500萬美元,卻仍然認為,選擇投資標的時,公司經營階層素質是最重要的因素。不過,在這個最高指導原則外,還有其他重要投資法則。
他整理投資新興市場多年經驗,寫出傑作《獲利護照》(Passport to Profits),列出普通散戶容易了解、可以學習、利用的投資法則。
墨比爾斯法則一:耐心投資五年。
墨比爾斯投資任何公司前,最關切的問題是「這家公司五年後的經營狀況與獲利前景為何?」墨比爾斯和比較年輕的分析師不同,從事全球投資時,用比較廣的格局、比較宏大的國際觀、比較前瞻的態度,分析全球上市公司股票。
年輕分析師通常比較專注熱門的類股或個股,或是注重和自己比較接近的市場。追逐熱門投資趨勢當然不見得不好,但是,墨比爾斯建議投資者先退後一步,用比較冷靜、成熟的態度,依據比較長期、比較有耐心的投資哲學,會比較有機會賺到更確定的長期獲利。
墨比爾斯長途飛行或深夜住在外國旅館時,經常拿拉丁美洲、非洲、東歐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和亞洲新興市場上市公司相比,設法用長期眼光,以追求長期穩定報酬率為前提,比較不同區域企業投資價值的高低,為基金投資人挑選最適當的投資組合。
墨比爾斯常常注意下一個股市崩盤什麼時候會發生,希望在股市崩盤時,找到具有價值、值得投資的股票。墨比爾斯不擔心崩盤,因為崩盤無可避免,他總是隨時做好面對崩盤的準備。
股市崩盤可能影響基金短期投資績效,但墨比爾斯經歷過很多空頭市場,知道股市崩盤不會永遠持續,卻是基金經理人撿便宜的大好機會。
因此,不管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或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投資人最好隨時記得,市場重挫正是你最好的投資機會。
墨比爾斯法則二:如果近期股價下跌20%或從高點重挫,投資價值浮現時,應該趕快建立部位。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1991年在日本成立印尼基金時,印尼股市正好漲到高峰,當時墨比爾斯覺得印尼股市出現泡沫,就問操作印尼基金的日籍經理人打算採取什麼投資策略,對方說要選擇股價還會上漲的股票,而且在很多投資人要求儘快提高持股比率的壓力下,快速建立部位。
不過,墨比爾斯認為印尼股票可能暴跌,建議這位經理人降低持股,後來印尼股市果然重挫,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的印尼基金跌勢遠比同類基金輕。
一般說來,股市下跌,出現逢低買進機會時,投資人卻會對經理人施壓,希望經理人多賣股票、少買股票,因此墨比爾斯經常必須告訴投資人:逢低買進的短期虧損只是帳面損失,卻是長期間唯一能夠賺錢的方式。
簡單的說,壞時機可能是好機會。
==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 用耐心打敗恐慌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前兩條投資法則都是在時機不好時買進,第三和第四法則也一樣,第五條法則和耐心有關。
墨比爾斯法則三:如果大盤或個股因為短期因素劇跌,但基本面未變,立刻要從續抱改為買進。
墨比爾斯以微軟公司為例,微軟股價曾因反托辣斯訴訟而大幅下挫,連帶拖累美國高科技股走勢,但當時華爾街分析師並沒有看淡微軟,反而認為微軟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建議積極型投資人考慮逢低承接。
例如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分析師柯帝尼茲(Michael Kwatinetz)在微軟大跌後,把微軟評為「強力買進」,潘恩韋伯公司(PaineWebber)證券分析師楊恩(Donald Young)把微軟重新列入「買進」名單。
這條法則也適用新興市場,墨比爾斯在《投資護照》(商周出版,上周誤為《獲利護照》)一書中指出,積極型投資人想在新興市場賺取豐厚報酬,應該掌握同樣的原則。
貨幣貶值 絕佳投資機會
墨比爾斯法則四:在市場最悲觀時進場,在市場最樂觀時出場。
市場最悲觀時,投資人通常會恐慌拋售,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可能嚴重低估,悲觀過後,市場觸底,一年內的反彈幅度經常超過一倍,市場又會進入極為樂觀時期,這時投資人就該考慮出場了。
例如,1998年巴西爆發貨幣危機,正好投資人前一年碰到亞洲金融風暴,碰到巴西里爾危機,如同驚弓之鳥,把拉丁美洲和亞洲金融風暴相提並論,導致拉丁美洲股市大跌,市場極為悲觀。
但拉丁美洲和亞洲截然不同,金融市場的狀況也截然不同,因此拉丁美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雖然都是新興市場國家,卻不表示拉丁美洲一定會像東南亞新興市場一樣,出現股匯市全面崩盤的景象。
當時巴西里爾嚴重高估,因而大幅貶值,墨比爾斯把貨幣貶值視為絕佳的投資機會,因為貨幣貶值短期內會衝擊金融市場,卻大大有助於巴西加強出口,為隨後的經濟與市場反彈蓄積強大動力。隨後拉丁美洲股市從1999年開始強勁反彈,為墨比爾斯投資法則四做了最好的明證。
下跌市場 終有一天回升
墨比爾斯法則五:下跌的市場終究會回升,投資人如果有耐心,就不需要恐慌。
香港就是明顯的例子,香港股市以波動劇烈聞名,碰到什麼風吹草動,都可能造成股市像雲霄飛車一樣起伏,但是香港具有少見的特色,包括廣大的中國大陸腹地、自由化的金融市場,以及位居樞紐的航運地位,這就是香港市場投資風險背後的重大價值。
因此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一年裡,香港恆生指數大跌55%,墨比爾斯開始逢低承接績優股,後來恆生指數從1998年9月的低點,開始反攻,一年內大漲85%,為墨比爾斯操作的富蘭克林亞洲成長基金,創造同類型基金績效排名第一的傲人成績。
==
投資封神榜》長線投資 墨比爾斯愛新興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縱橫新興市場多年,累積極多心得,因此投資法則大都和新興市場有關。
墨比爾斯法則六:把新興市場貨幣波動的不利因素,轉成潛在獲利機會。
墨比爾斯認為想要長線投資獲利,還是要選擇新興市場,因為新興市場向自由化經濟體系發展,最可能吸引資金流入,股市的成長潛力較大。不過新興市場法令不完善,金融市場規範不嚴謹,政府干預較多,投資風險高於投資工業國家股市。
利用匯率波動 股匯雙頭賺
新興市場貨幣波動幅度超過國際主要貨幣,管理貨幣波動因素成為投資能否獲利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投資新興市場前,需要有貨幣波動幅度較大的心理準備。不過墨比爾斯不會把資金換成外幣來避險,而是利用匯率波動機會挑選好股票,設法在股市和匯市兩頭賺。
假設預期貨幣即將貶值,就開始買進出口導向企業,這種企業賺的是強勢貨幣,換回本國貨幣後,營收反而增加,即使貨幣貶值可能吃掉部分投資獲利,但是這種股票上漲幅度通常遠超過匯兌損失。這就是所謂的「自然避險」。
墨比爾斯法則七:新興市場金融風暴中,最先遭受打擊的國家通常也最先復甦。
墨比爾斯指出,新興市場國家需要積極吸引外資,尤其是外國長期直接投資,以改善產業結構、提昇國家競爭力,因此碰到金融風暴與外資流出時,這些國家必須積極改革,吸引外資重新回流。最先遭受衝擊的國家體認最深刻,改革意願也最強烈,成效最好,因而率先復甦。
墨比爾斯法則八:低檔勇於買進,創造最大漲幅。
泰國股市最熱時,總市值曾達1,330億美元,金融風暴後的1998年初,跌到只剩下220億美元,從短線來看,大盤還有下跌空間,似乎應該快速拋售持股離場,但「指數可能跌到零點嗎?」墨比爾斯認為「不太可能」。
國際貨幣基金已經撥出第一筆170億美元的金援,穩定泰國外匯存底、防止泰銖進一步貶值,此一金額足以防止泰國金融情勢繼續惡化,墨比爾斯估計泰銖穩定前,股市再跌的機會比回穩的機會小,因此,請研究人員列出長期復甦展望較佳的公司觀察名單。
不過,到1997年底,泰國證交所480家上市公司中,有近四成面臨破產危機,墨比爾斯估計在金融市場穩定前,還有二成公司可能倒閉,因此,墨比爾斯在選股上非常的小心。
墨比爾斯發現有不少股票體質不壞,此時正是趁著價格低估便宜買進,增加投資部位的時機,因此墨比爾斯在投資標的股價繼續低估和下跌時,持續加碼,採取的策略是「股價愈跌,買到愈多便宜股數」的策略。
墨比爾斯就在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泰國股市下跌七成的一年間,分批逢低承接體質可望改善,股價低估的股票。從短期來看,墨比爾斯操盤的基金表現可能落後抱著很多現金的基金,但市場觸底反彈後,他的基金表現會在績優股帶領下超越大盤,創造高人一等的報酬率。
==
投資封神榜》快速獲利 墨比爾斯押寶新興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墨比爾斯法則九:選擇投資標的不能只靠技術分析,必須輔以現場調查。
投資國際化,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獲利機會,也可以分散投資單一國家的風險。但外國市場,尤其是政經情勢不穩定的新興國家股市,情勢可能變化多端,如果只靠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等傳統投資方法,可能無法掌握局勢,必須透過實際的調查訪問,才能深入了解、迅速因應變局。
換句話說,不要自行投資新興股市,要透過投資據點遍布全球的國際性投資集團,才能有效掌握全球金融情勢脈動。
墨比爾斯法則十:想從快速經濟成長中獲利,必須投資新興市場國家,利用政經不確定性,打進新興市場,不確定變成確定時,考慮出場。
快速經濟成長是高投資報酬率的基礎,也是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的特徵。例如,過去十年內,中國大陸、印度與馬來西亞三個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規模成長118%,美國、英國和日本三國經濟規模只成長58%。
同時,過去幾年內,全球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超過6%,遠超過已開發國家的2.9%。長期投資新興市場,忍受幅度較高的短期波動,投資報酬率一定比較高。
墨比爾斯認為,政經不確定性會壓抑股價,但如果基本分析做的好,不確定性反而是買進價格低估績優股的好機會。政經風險高的地方,股市波動幅度通常比較大,因為政經風險經常使績優公司股價不能反映真正價值,但根據「價值型投資」的原理,股價終將反映企業的真值。
不確定性代表高風險,但高風險代表高報酬,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機會,不確定性消失、市場參與者可以預測未來結果時,就會在股價上反映出來,此時股價和投資成本通常都已經升高,賺到高報酬率的可能性降低。
總之,如果想在新興市場的股價起伏中占到便宜,最好還是遵循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價值型投資哲學」,這也是坦伯頓基金集團創始人、8日在巴哈馬島群島首都拿騷去世、享年95高齡的約翰.坦伯頓爵士(John Templeton)率先強調和奉行、墨比爾斯傳承和遵照實施的新興市場價值型投資觀念:
一、在全球市場尋找便宜又具有投資價值的機會。
二、秉持長期投資觀點,不著重短期獲利。
三、應用你的常識。
四、找到大家還沒有認同的價值投資機會時,遵循反向操作策略,買進大多數投資人瘋狂殺出的股票,賣出大多數人貪婪搶進的股票。
五、新興市場投資絕不容易,但遵循上述觀念逆勢操作,終究能夠投資成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