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ren Buffett Speech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98 (2)

第一段在此

  問題8:談談目前的經濟形式和利率,和將來的走向?

  巴菲特:

  我不關心宏觀的經濟形式。在投資領域,你最希望做到的應該是搞清楚那些重要的,並且是可以搞懂的東西。對那些既不重要,又難以搞懂的東西,你忘了它們就對了。你所講的,可能是重要的,但是難以拎清。瞭解可口可樂,Wrigley(譯者注:美國一家行銷口香糖的公司),或柯達,他們的生意是可以拎得清的。當然你的研究最後是否重要還取決於公司的評估,當前的股價等因素。但是我們從未因對宏觀經濟的感覺來買或者不買任何一家公司。我們根本就不讀那些預估利率,企業利潤的文章,因為那些預估真的是無關痛癢。1972年,我們買了See’s Candy,那之後不久政府實施了價格管制,但那又怎麼樣呢,(如果我們因為價格管制的原因沒有買)我們就錯過了以2千5百萬買下一個現如今稅前利潤6千萬的生意!

  我們不願因為自身本就不精通的一些預估而錯過買到好生意的機會。我們根本就不聽或不讀那些涉及宏觀經濟因素的預估。在通常的投資諮詢會上,經濟學家們會做出對宏觀經濟的描述,然後以那為基礎展開諮詢活動。在我們看來,那樣做是毫無道理的。

  假想Alan Greenspan(譯者注:上一任美聯儲主席)在我一邊,Robert Rubin(譯者注:克林頓時期美財長)在我另一邊,即使他們都悄悄告訴我未來12個月他們的每一步舉措,我是無動於衷的,而且這也不會對我購買Executive Jets飛機公司或General Re再保險公司,或我做的任何事情有一絲一毫的影響。

  問題9:深處鄉間(譯者注:指Berkshire Hathaway所在地,Nebraska的Omaha)和在華爾街上相比有什麼好處?

  巴菲特:

  我在華爾街上工作了兩年多。我在東西海岸都有最好的朋友。能見到他們讓我很開心,當我去找他們的時候,總是會得到一些想法。但是最好的能對投資進行深思熟慮的方法就是去一間沒有任何人的屋子,只是靜靜地想。如果那都不能讓你想的話,沒有什麼可以。

  (身處華爾街的)缺點就是,在任何一個市場環境下,華爾街的情況都太極端了,你會被過度刺激,好像被逼著每天都要去做點什麼。

  錢德勒家族花兩千塊錢買了可口可樂公司,除此之外,就不要再做其他的事情了。事情的關鍵是無為而治,即使在1919年也不要賣(錢德勒家族在這一年賣掉了可樂公司)。

  所以,你所找尋的出路就是,想出一個好方法,然後持之以恆,盡最大可能,直到把夢想變成現實。在每五分鐘就互相叫價一個來回,人們甚至在你的鼻子底下報價的環境裡,想做到不為所動是很難的。華爾街靠的是不斷的買進賣出來賺錢,你靠的是不去做買進賣出而賺錢。這間屋子裡的每個人之間每天互相交易你們所擁有的股票,到最後所有人都會破產,而所有錢財都進了經紀公司的腰包。相反地,如果你們象一般企業那樣,50年巋然不動,到最後你賺得不亦樂乎,而你的經紀只好破產。

  就像一個醫生,依賴于你變更所用藥品的頻率而賺錢。如果一種用藥就能包治百病,那麼他只能開一次處方,做一次交易,他的賺頭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是,如果他能說服你每天更新處方是一條接往健康的通途,他會很樂於開出處方,你也會燒光你的錢,不但不會更健康,反而處境會更差。

  你應該做的是遠離那些促使你做出倉促決定的環境。華爾街自有它的功效,在我回Omaha之前,每六個月都有一個長長的單子的事情去做,一大批公司去考察,我會讓自己做的事情對得起旅行花的錢。然後,我會(離開華爾街)回Omaha,仔細考量。

  問題10:投資人如何來給Berkshire或微軟這樣從來不分紅的公司估值?

  巴菲特:

  這是個關於Berkshire從來不分紅的問題。Berkshire將來也不會分紅,這是一個我可以擔保的承諾(笑)。你能從Berkshire得到的是將(紅利)放進安全的存款箱,每年你可以拿出來好好地把玩一翻,然後再把它放回原位。這樣,你會得到巨大的自我滿足感。可別小瞧了這樣的自我滿足感!(譯者:像不像葛朗台數錢?)

  當然,這裡的核心問題是我們能否讓截留下來的錢財以可觀的幅度升值。這是我們一直孜孜以求的。查理和我的立身之本也在此處。當然,這項任務正變得越來越難。我們管的錢越多,就越難做到(以可觀的幅度升值)。如果Berkshire的大小只有現在的百分之一,我們升值的幅度要比現在好得多。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斷地升值,那麼派發紅利自然是不明智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做到了讓截留下來的紅利再投資勝過直接派發紅利。但是,沒有人可以保證在將來還能這樣。在某一個階段,總會有物極必反的時候。

  保持持續增長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那也是唯一衡量我們公司價值的尺規。公司總部的大小等等都不能用來衡量公司的價值。Berkshire有4萬5千名雇員,但在總部只有12人和3千5百平方英尺(譯者注:300多平米)的辦公室。這一點我們不打算改變。

  我們用公司的表現來評估自己,我們也以此來謀生。相信我,比起從前來,(保持持續增長)難得多了。

  問題11:什麼時候你會認為你的投資已經實現了它的增長極限?

  巴菲特:

  理想的情況是當你購買生意的時候,你不希望你買的企業有一個增長極限。我買可口可樂公司的時候,我不希望10年,15年後看到可樂彈盡糧絕。不排除有這個可能,但可能性接近於零。

  我們想看到的是,當你買一個公司,你會樂於永久地持有那個公司。同樣的道理,當人們買Berkshire的股票的時候,我希望他們打算一輩子持有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這可能行不通。我不想說,這是唯一的購買股票的方式,但是我希望依據那樣的方式來購買股票的一群人加入Berkshire,因為我不希望總是看到一群不同的股東。我實際上對Berkshire股東的變化更替實行跟蹤。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個教堂,我是行禱告之人,看到做禮拜的人每個星期都換掉一半,我不會說,這真是太好了,看看我的成員流動性有多強呀(笑)。我寧願在每個星期天看到教堂裡坐滿了同樣那麼一批人。

  當我們考量生意的時候,這就是我們的原則。基本上我們尋找那些打算永久持有的生意。那樣的企業並不多。在一開始,我的主意比資金多得多,所以我不斷地賣出那些我認為吸引力差些的股票以便來購買那些新近發現的好生意。但這已經不是我們現在的問題了。(譯者注:我們現在不缺錢,而是缺好生意)

  購買企業的五年後,我們希望彼時如同此時一般的滿意。如果有一些極其龐大的兼併機會,也可能我們需要賣出一些股票(來籌措資金)。當然,我很樂於擁有那樣的問題。

  我們在購買企業時從來不預先定下一個目標價。比如,如果我們的買入價是30,當股價到達40,50,60,或100時,我們就賣,諸如此類。我們不再如此的行事。當我們花2500萬買私有公司See’s Candy時,我們沒有“如果有人出5000萬我們就賣”的計畫。那不是一個考量生意的正確方式。我們考量生意的方式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否買下的企業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利潤?如果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任何其他問題都是多餘的。

  問題12:你是如何看待對所羅門的投資的?類似的,長期管理資金的買賣?

  巴菲特:

  我們投資所羅門的原因是,在1987年9月,所羅門公司是一家9%資產被證券化的企業,道指在這一年漲了35%,之前我們賣了很多股票,一下子手裡有了很多現金,並且看上去我們暫時不會用得到它們。所以,在這個我通常不會購買股票的行業裡,我們採用了這種有吸引力的證券形式,購買了所羅門。這是一個錯誤。最後結果還不錯,但那不是我應該做的。我應該再等等,這樣一年後我會多買一些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或者我在當時就該買,即便可樂那時的賣價真的不便宜。

  對於長期管理資金,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了對和證券有關的其他生意的瞭解。其中一個就是套利。套利,我做了45年,格拉姆做了30年。套利是必須靠近電話,我自己也必須東奔西跑地做,因為它要求我跟緊跟大市的脈動。現在我已經不做了,除非出現我自己看得懂,又是極大的套利機會。

  我這一輩子可能做了300樁,可能更多,套利的交易。套利本身是很好的生意。長期管理資金有很多套利的頭寸,它前10名的頭寸可能佔據了90%的資金。我對那前10名的頭寸有一些瞭解。我雖然不瞭解其中所有的細節,但是我已經掌握足夠多的資訊。同時,交易中我們將得到可觀的折扣,我們也有足夠的本錢打持久戰,所以我們覺得交易可以進行。我們是可能在那樣的交易中賠錢的。但是,我們佔據了一些有利因素,我們是在我們懂得的領域作戰。

  我們還有一些其他的頭寸,不像長期管理資金那麼大,因為像那麼大規模的確實不多。那些頭寸或涉及到收益曲線的關係(譯者注:Yield Curve),或跟不同時期發佈的政府債券有關等等(譯者注:on the run, off the run)。如果在證券業足夠長的話,這些品種都是要接觸到的。它們不是我們的核心生意,平均大概占到我們年收益的0.5% 至0.75%,算是額外的一點驚喜吧。

  問題13:談一談投資多元化吧。

  巴菲特:

  如果你不是一個職業投資者,如果你的目標不是遠超大多數人表現的話,那麼你就需要做到最大可能的投資多元化。98%,99%,甚至更高比例的人需要盡可能地去多元化,而不是不斷地買進賣出。你們面臨的選擇就是管理成本很低的指數類的共同基金了。(譯者注:指數類的基金指用電腦模型來類比股票指數,如道鐘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所包含的股票,權重,和走勢。投資者可以將指數基金當成普通股票來投資)

  如果你認為擁有部分美國是值得的話,就去買指數基金。你擁有了一部分美國。對此我沒有任何異議,那就是你應該的做法,除非你想給投資遊戲帶些懸念,並著手對企業做評估。一旦你進入對企業做評估的領域,下定決心要花時間,花精力把事情做好,我會認為投資多元化,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犯了大錯。

  那天我在SunTrust的時候,有人問了一個問題。如果要做到真正懂生意的話,那麼你懂的生意可能不會超過6個。如果你真的懂6個生意的話,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所有多元化,我保證你會因此而賺很多錢。

  把錢放在第七個主意上,而不是選擇投更多的錢於最好的主意,絕對是個錯誤。很少有人會因他們第七好的主意而賺錢,很多人卻因為他們最棒的主意而發財。我認為,對任何一個擁有常規資金量的人而言,如果他們真的懂得所投的生意,6個已經綽綽有餘了。

  在我最看好的生意中,我只擁有一半左右。我自己就沒有去做所謂的投資多元化。許多我所知曉的做的不錯的人都沒有多元化他們的投資。唯一的例外是Walter Schloss(譯者注:同巴菲特一樣,也是本傑明●格拉姆的門生。他的基金收益50年來一直領先大市),他做到了多元化,投資了方方面面。我管他叫諾亞,因為他在每個行業都投兩個企業。(笑)(譯者注:諾亞方舟的典故)

  問題14:你如何區分P&G和可口可樂公司?

  巴菲特:

  P&G是一個很好的公司,有著很強的行銷網路,旗下有很多名牌,等等。如果你告訴我,我要離開20年,這期間我們家族的資產都放在了P&G上面,我不會感到不高興的。P&G是我5%的選擇之一。20年的時間,它不會消亡的。

  但是,未來20年,30年的時間裡,相對於P&G,我對可口可樂公司的單位增長率,定價能力更看好些。目前可樂的定價能力可能差些。設想以下,數以十億計的日均消費量,多一分錢,那就是一千萬。Berkshire擁有8%的股份,那就是每天80萬。看上去不是不可能,不是嗎?現在就想漲價,在很多市場是行不通的。但假以時日,二十年後,可樂在單位消費量裡一定賺得更多,並且總量上也會賣得更多。我不確信這個漲幅會有多大,但是我確信一定會增長。

  我不認為P&G的主要產品有可樂這樣的統治力,有這樣的消費量增長率,但是P&G依舊是好公司。即使我可能會更中意其他一些公司,但是那樣的公司鳳毛麟角。

  問題15:麥當勞的20年前景如何?

  巴菲特:

  麥當勞的情況裡,許多因素都起作用,特別是海外的因素。麥當勞在海外的處境比在美國國內要強勢一些。這個生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難。人們,那些等著派發禮物的孩子除外,不願每天都吃麥當勞。

  喝可樂的人,今天喝五罐,明天可能還會喝五罐。速食業比這要艱難得多。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在速食業裡,世界範圍裡這個行業規模是巨大的,選擇一家的話,你會選麥當勞。它有著最好的定位。雖然對小孩子雖是美味,對成人而言它卻不是最好吃的。近來,它進入了用降價來促銷的領域,而不是靠產品本身來銷售。

  我個人更中意那些靠產品本身就賣錢的公司。在這一點上,我更喜歡吉列。人們不是因為還有一些附送的小禮品而買Mark 3。在本質上,吉列的產品更強勢些。Berkshire擁有很多吉列的股票。當你想到幾十億的男人臉上每天每夜長出的鬍子,更好的是,還有女人的兩條腿,你晚上的睡眠一定會很香甜。那才是你要的生意。

  如果你想的是下個月我要用什麼降價策略來壓制漢堡王(譯者注:Berger King),如果它們和迪士尼簽了協議,而我卻沒有。。。等等。我偏愛那些獨立的產品,不需要做降價促銷這些噱頭來讓它更有吸引力。雖然你可以用那些伎倆來做好生意,比如,麥當勞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但它終究不像可樂那樣,像可樂那樣的幾乎也沒有。

  如果你一定要在那個領域買一家企業,就買乳酪皇后吧!我是開玩笑的,還是買麥當勞吧。一段時間以前,Berkshire買了乳酪皇后,所以我在這兒給乳酪皇后不知羞恥地做廣告(笑)。

  問題16:你對能源基礎行業的公司怎麼看?

  巴菲特:

  我考慮了很久了,因為這方面的投資要花很多錢的。我甚至考慮過要徹底買下一個公司。我們Omaha公司總部的一個人員通過CalEnergy(譯者注:一家位於Omaha的地熱能源公司)做了一些投資。

  但是,對於能源行業在政府的調控下究竟會如何發展,我還不是太懂。我看到了一些因素對高成本的企業在曾經的壟斷地域是如何的具有破壞性。我不確信哪家會因而得益,程度又是如何等等。

  當然,不同的能源企業的成本會有高有低。水利發電的成本是每千瓦2分錢,它們的優勢就非同小可了。但是在它們所產出的電力裡,它們自己能保留多少,它們又可以把多少電力發送到區外,我還沒想通。所以,對於這個行業未來十年的情況,我還看不清。(譯者注:在美國,發電公司的電力交易和定價並不完全是市場行為,而是有政府做管理調控的)

  但這的確是一個我一直以來不斷考量的行業。一旦我理出些頭緒,我會付諸行動的。我曉得產品的吸引力,各個方面使用者需要的確定性,還有現在這些公司的價錢可能很便宜,等等。我只是不確定在未來的十年裡,誰會從中賺大錢,所以我還處於觀望的態度。

  問題17:為什麼資本市場更青睞大型企業,而不是小型企業?

  巴菲特:

  我們不在乎企業的大小,是巨型,大型,小型,還是微型。企業的大小無所謂。真正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對企業,對生意懂多少;是否是我們看好的人在管理它們;產品的賣價是否具有競爭力。

  從我自己管理Berkshire的經驗來看,我需要將從General Re帶來的750到800個億的保費進行投資。我只能投資5樁生意,我的投資因而就只局限於那些大公司。如果我只有10萬塊,我是不會在乎所投資企業的大小的,只要我懂得它們的生意就行。

  在我看來,總體而言,大企業過去十年來表現非常傑出,甚至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沒人能預計到美國公司的資產收益率能接近於20%。這主要歸功於特大型公司。由於較低的利息率,和高得多的資產回報率,對這些公司的評估也必然會顯著的上調。如果把美國公司假想成收益率20%的債券,比起收益率13%的債券自然是好得多。這是近些年來確實發生的情況,是否會一直如此,那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個人對此表示懷疑。

  除了我所管理資金多少的因素,我不會在乎企業的大小。See’s Candy在我們買它時,還只是一個年收入二千五百萬的生意。如果我們現在還能找到一個類似的,即使按照我們公司現在的運作規模,我也樂於買下它。(我認為)是那些令人確信的因素才真正重要。

  問題18:在過去的五年裡,不動產業的主流都是私有的。你對不動產業的證券化有何高見?

  巴菲特:

  巨大的不動產業債務的證券化的確是近來資本市場裡的一個疑難癥結。以房屋貸款為基礎的證券了無生氣。我指的是商業房貸,而不是居民房貸。我想你的問題是關於資產(證券化)方面的。

  擁有公司是一種很不好的擁有資產的方式。如果你把公司收入稅攤派給個人,因而個人就可以只交納一種稅。如果是常規的公司形式,人們被迫兩次繳稅(譯者注:一次公司,一次個人)。在不動產業,你不需要那樣做的,(真那樣的話)回報上會因繳稅而受很大的影響。

  REIT(譯者注:專門投資不動產業的共同基金,公司稅率很低,但主要盈利都要派發給股東), 巧妙避開了法律的規定,因而人們不需要兩次繳納。但是它們的管理費用也很高。如果你進入不動產業,舉例講你如果買最簡單的REIT,每年有8%的收益,除去1%或1.5%的費用後,所得也不是那麼有吸引力了。對只有千把塊錢或5千塊錢的投資,可能還可以。但是如果是百萬級的投資,直接去買不動產可能更划算些,這樣你能避免在中間人上可觀的開銷。

  在不動產領域,我們鮮有令人激動的發現。看到一些特大型的地產公司,有些人可能會有些迷惑,我在這裡試著不冒犯在座的各位,這裡舉一個例子,德克薩斯太平洋土地基金,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公司,在德克薩斯州有著幾百萬公頃的土地,每年賣掉1%的土地,並以那為基準,得出一個比市場行情高得多的估價。我認為,如果你是土地的擁有者,那樣的估價是毫無道理的。你不可能交易50%,甚至是20%的土地,這比流動性很差的股票還要差得多。

  我認為對許多不動產公司的估價都是愚蠢的,都是那些不曾擁有土地的人或是想賣出大量土地套現的人的伎倆。

  REIT基金今年的市場表現很不好,這個你們可能都知道。不難想像它們將會變成沒人要的一類,同你的不動產賣價相比,它們會以很大的折扣賤賣。事情會變得很有趣。因為接下來的問題是REIT基金的管理層是否會同你鬥爭到底,因為(賣出不動產的過程中)他們不得不放棄管理物業的收入。他們的實際利益同股東的正好相反。我總是在想,REIT基金一直在鼓吹他們優秀的不動產和廉價的股票,而管理層卻在市場上賣股票,比如他們說28塊錢的股票很便宜了,他們卻在28元以下賣股票,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

  但是,我們還是在關注著這一塊。我們懂得這個行業,在不同的時段,我們會考慮進行一些特大筆的交易。如果有長期資金管理公司的事件在不動產領域裡發生了,我們會敞開胸懷的。問題是其他許多人也會紛至遝來的,所以出現讓我們興奮的價格的可能性並不大。

  問題19:據我的理解,在你的理論裡,熊市對抄底買家是很有利的。你是如何預計,在一個走下坡路的市場裡,你的長期性盈利狀況呢?

  巴菲特:

  對於大市的走勢,我一無所知。雖然我的偏好無足輕重,但是我希望它向下調整。市場對我的感情是無暇顧及的(笑)。這是在你學習股票時,首要瞭解的一點。

  如果你買了100股通用汽車之後,對通用一下子充滿了感情。當它降價時,你變得暴躁,怨天尤人;當它攀升時,你沾沾自喜,自以為聰明,對通用也是喜愛有加。你變得如此情緒化。但是,股票卻不曉得誰買了它。股票只是一個物質存在而已,它並不在乎誰擁有了它,又花了多少錢,等等。我對市場的感情是不會有一絲回報的。我們這裡靠的是一個異常冰冷的肩膀(笑)。

  未來10年裡,在座的每個人可能都是股票的淨買家,而不是淨賣家,所以每人都應該盼著更低的股價。未來10年裡,你們肯定是漢堡包的大吃家,所以你盼著更便宜的漢堡包,除非你是養牛“專業戶”。如果你現在還不擁有可口可樂的股票,你又希望買一些,你一定盼著可樂的股價走低。你盼著超市在週末大拍賣,而不是漲價。

  紐約證交所就如同公司的超市。你知道自己要買股票,那麼你盼著什麼好事呢,你恨不得股價都跳水,越深越好,這樣你就可以揀到些便宜貨了。20年以後,30年以後,當你退休開始要支取養命錢了,或者你的後代支取你的養命錢時(笑),你也許會希望股價能高點。在格拉姆的“智慧的投資者”一書中的第8章,描述了對待股票市場上下波動的態度,以及第20章中講到了安全邊際效應的問題,我認為是所有描寫投資的著述中最好的兩篇。因為當我在19歲讀到第8章時,我恍然大悟。我領悟到了上面涉及的心得。看上去它們顯而易見,但我從前沒有體會過。如果不是那文章裡的解釋,恐怕過了100年,我還在盼著股價節節高呢。

  我們希望股票降價,但是我並不曉得股票市場會有如何的走勢。恐怕我永遠也不會。我甚至想都不去想這些事情。當股市真的走低時,我會很用心的研究我要買些什麼,因為我相信到那時我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手上的資金。

  這時主持人插嘴過來,說下面的問題將是最後一個問題了。巴菲特馬上笑著說,好,你就幫我選那個最後的幸運兒吧。你也可以選自己。(笑)

  最後一個問題20:如果你有幸再重新活一次的話,你會去做些什麼,讓你的生活更快樂?

  巴菲特:

  這聽上去有點讓人反胃。我也許會從活到120歲的那群人的基因池中做個選擇吧(笑)。

  我認為我自己是罕見的幸運。讓我在這裡花上一到二分鐘講個例子,也許值得我們好好想想。讓我們做這樣一個假設,在你出生的24小時以前,一個先知來到你的身邊。他說,“小傢伙,你看上去很不錯,我這裡有個難題,我要設計一個你將要生活的世界。如果是我設計的話,太難了,不如你自己來設計吧。所以,在24小時以內,你要設計出所有那些社交規範,經濟規範,還有管理規範等等。你會生活在那樣一個世界裡,你的孩子們會生活在那樣一個世界裡,孩子們的孩子們會生活在那樣一個世界裡。”你問先知,“是由我來設計一切嗎”?先知回答說是。你反問,“那這裡肯定有什麼陷阱”。先知說,“是的,是有一個陷阱。你不知道自己是黑是白,是富是窮,是男是女,體弱多病還是身體強健,聰明還是愚笨。。。你能做的就是從裝著65億球的大籃子裡選一個代表你的小球”。

  我管這遊戲叫子宮裡的彩票。這也許是決定你命運的事件,因為這將決定你出生在美國還是阿富汗,有著130的IQ還是70,總之這將決定太多太多的東西。如何設計這個你即將降生到的世界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思考社會問題的好方法。當你對即將得到的那個球毫不知情時,你會把系統設計得能夠提供大量的物品和服務,你會希望人們心態平衡,生活富足,同時系統能源源不絕地產出(物品和服務),這樣你的子子孫孫能活得更好。而且對那些不幸選錯了球,沒有接對線路的人們,這個系統也不會虧待他們。

  在這個系統裡,我絕對是接對了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降生後,人們讓我來分配資金。這活本身也並不出彩。假設我們都被仍在了一個荒島上,誰都走不出來,那麼在那個島上,最有價值的人一定是稻穀收穫最多的人。如果我說,我能分配資金,估計不會招什麼人待敬。

  我是在合適的時間來到了合適的地方。蓋茨說如果我出生在幾百萬年前,權當了那些野獸的魚肉耳。我跑不快,又不會爬樹,我什麼事也幹不了。他說,出生在當代是你的幸運。我確實是幸運的。

  時不時地,你可以自問一下,這裡有個裝著65億小球的籃子,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這裡;有人隨機取出另外100個小球來,你可以再選一個球,但是你必須把你現有的球放回去,你會放回去嗎?100個取出的小球裡,大約5個是美國人吧,95個不是。如果你想留在這個國家,你能選的就只有5個球。一半是男生,一半是女生,一半是高智商,一半是低智商。你願意把你現在的小球放回去嗎?

  你們中的大多數不會為了那一百個球而把你自己的球放回去。所以,你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1%,至少現在是這樣。這正是我的感受。一路走來,我是如此幸運。在我出生的時候,出生在美國的比率只有50比1。我幸運有好的父母,在很多事情上我都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幸運地出生在一個對我報酬如此豐厚的市場經濟裡,對那些和我一樣是好公民的人們,那些領著童子軍的人們,周日教書的人們,養育幸福的家庭。它們可能在報酬上未必如我,但也並不需要像我一樣呀。

  我真的非常幸運,所以,我盼著我還能繼續幸運下去。如果我幸運的話,那個小球遊戲給我帶來的只有珍惜,做一些我一生都喜歡做的事情,並和那些我欣賞的人交朋友。我只同那些我欣賞的人做生意。如果同一個令我反胃的人合作能讓我賺一個億,那麼我寧願不做。這就如同為了金錢而結成的婚姻一般,無論在何種條件下,都很荒唐,更何況我已經富有了。我是不會為了金錢而成婚的。

  所以,(如果我有機會重新來過的話)我可能還會去做我做過的每一件事情,當然,購買USAir除外。謝謝!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麥克風選股法使用教學

d神語錄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