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投資致富之道:堅持簡單合理的原則

圖片
歷史告訴我們,擁有大量研究資源的主動型基金,整體績效比不上採取簡單策略的被動型基金。事實上,就算你沒有多餘時間研究,只要投資幾檔被動型基金,配合定期再平衡策略,就可以在幾乎不付出任何額外努力的狀況下,擊敗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這裡有個問題要請大家思考:明明有理論上比較好的選擇,為什麼台灣的投資主流仍然是主動型基金?看完這本書,你會得到答案。 如果你和我一樣比較貪心,希望長期的投資績效能夠超越大盤,那麼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採用價值投資,分散買進便宜的優質股票後,偶爾重建投資組合即可。 在過去,散戶要靠歷史資料進行投資決策非常困難,但投資網站和部落格的出現改變了一切。現在要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甚至連功課都不太需要做,網路上一堆現成的篩選條件和優質股名單,只要花幾分鐘設定想要的條件,再按個篩選鍵就能輕鬆整理出口袋清單。 我在書中也詳細列出自己近年來運用的選股方法,同時逐項解釋理由。有些方法和被動投資一樣,有歷史數據和學術論文背書,有些則是個人經驗與偏好。舉例來說,高股息股票在台股歷史中的表現,其實並不算特別好,但我還是會優先挑選;只因為持有這些股票,讓我可以睡得比較安穩。我鼓勵每個人在掌握大方向之後,都可以去建立屬於自己的一套投資原則。 被動投資和價值投資之間,其實沒有絕對的優劣,因為市場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變幻莫測。一套過去有效的投資方法,只要開始流行,被多數人採用之後,利潤必然降低甚至失效;像近年的存股熱潮,已經造成中華電(2412)等老牌定存股的價格長期偏貴。近年大量的價值投資書籍面世,當類似的理念愈普及,理論上就會愈難發現超跌的股票,小資族們也愈有採用被動投資的理由。 雖然肯定有高手,可以藉所謂的盤感,或者致力研究,在投資領域獲得成功;但我想對非專職的投資人來說,真正的成功法門其實是「長期堅持簡單合理的原則」。 投資必須面對的心魔太多,大部分的散戶在績效落後的時候就會琵琶別抱,這也是被動和價值投資能通過時間考驗的最主要理由。也因此眼光要放遠,以歷史為師,針對所有可能的狀況做好心理準備,才能堅持下去。 話說回來,世界上並非只有被動投資和價值投資兩個派別,而是千奇百怪;反對學術界說法,自闢蹊徑的也不在少數。我們到底該怎麼判別哪些方法有用?其實那些教你如何判斷多空、預測走勢的「投資祕笈」,通常只要花點時間做歷史回顧,就會現出原形;市場上許多「大...

一條鞭法程式化教學

圖片
法意宣稱我不熟悉程式交易,只好寫這篇自娛娛人一下 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甚麼是時間序列,以及如何對時間序列作分析。所謂時間序列(Time Series),就是指以時間先後順序出現的觀測值集合,像是氣象預報研究中,某一地區的每天氣溫與氣壓的數據;或者醫學領域中,病人在不同時刻的心跳與體溫變化;以台股來說,證交所每天收盤後提供的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歷史資料 ,就是一種典型的時間序列資料。 有了歷史資料之後,我們就可以對這些數字做進一步的分析,發掘蘊藏在這些資料之中的模式(Pattern)。為了方便觀察和理解,我們可以把這些數據圖像化,像是下圖就是某位女性每日的體溫變化圖,可以發現排卵前體溫較低,排卵後體溫較高,因此有些人會藉由體溫推估排卵時間,並在前後幾天禁止行房以達到避孕的效果 (至於準不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同樣的方式運用到台股上就是我們熟知的線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大致知道從2006到2013年的台灣股市漲跌,以及成交量的變化。假設在看了這幾年的歷史走勢之後,希望未來如果出現像2008和2009的大漲大跌走勢時,自己可以賺到錢的話,應該怎麼做呢?我之前提供過一個很簡單的方法: 一條鞭法 ,即指數站上60日平均線(Moving average, MA)做多,跌破就空手或放空,加上MA之後的線圖會長這樣: 有了方法之後,我們要如何評估成效呢?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目視計算,假設在操作時,只要指數收盤價跌破60MA,就在隔日開盤時放空,那麼回到2008年5月的話,會發生甚麼事呢? 5/26的收盤價8707.83,跌破了當時的60MA,即8740.79(綠色向下箭頭處),因此要在隔日5/27的開盤價放空,即8779.34(綠色向右箭頭)。 但5/27的收盤價8778.39,又超過了60MA(8723.72,紅色向上箭頭),所以在5/28的開盤價8826.94做多(紅色向右箭頭)。 不幸的是5/28的收盤價8665.73又再度跌破60MA(8753.60,第二個綠色向下箭頭),故在5/29的開盤價放空(8773.81,第二個綠色向下箭頭)。 接下來就出運了,2008年指數再也沒碰過季線,空單可以沿路抱到2009年的1/5收盤價4698.31,突破60MA(4596.76,右側紅色向上箭頭)...

法意教你伊利安星球答辯法

圖片
這裡要先引南方四賤客的經典片段: 陳水炳:各位陪審團的女士先生,老爹的律師顯然想說服各位,         他的當事人早在20多年前就寫了這首臭婊子,         他說的煞有其事,連我都差點被他感動了,         但是各位陪審團的女士先生,         有一件事情我想請各位列入考量                                                                             他走向圖表                                                                             陳水炳:各位仔細看一下(拿出一張長毛怪的照片)圖上這位就是康康。         康康是一個從伊利安星球來的外星人,但是他居然住在地球上,         還出現在電視裏,請各位想想,這種事情有道理嗎?                     ...

股市包租公 2014

圖片
目前只要看起來相對優質的公司價錢幾乎都高到不行,完全買不下手,所以今年找了比較多轉機型和菸屁股: >>>>以下離題>>>> 最近幾個月持續遭到宇宙網美 胡采蘋Emmy Hu 跟 蔡英文總統外甥吳孝銓 的網軍/義勇軍/狂粉抹黑騷擾攻擊: PTT八卦版原文  /  新聞報導連結  /  採訪影片   <<<<回題是岸<<<< 3474 dram 在連虧五年後去年EPS首度轉正,現金流漂亮,長短期負債也快速縮減,今年幾乎肯定會回復信用交易,經過前幾年的慘況,目前dram產業整體的資本支出狀態看起來還算合理,只要需求面不出現太誇張的衰退,這兩年的獲利應該會不錯。 5469 PCB NB板全球最大,但也因NB慘淡,十年來首度虧損,變成PCB產業股價淨值比最低的一檔(同時也是台股PB倒數第三名),不過是倒數名單中唯一有比較穩定的股息紀錄者。據公司說法有在調整客戶結構,就看這兩年成效會不會出來,債務壓力大,但現金流應該還夠撐。焦家的股票小賭怡情即可,怕翻船可以改把目標放在3037或3044。 1452 加工絲 標準有股息倒不了的保守公司,資產負債表年復一年,看不到啥變化,相對也沒有成長性可以期待。 2204 汽車 十年前算是裕隆集團的金雞母,但近年變成該集團股價表現最爛的一檔,股息其實也不怎樣,選這檔主要是看在低股價淨值比的份上,順便分散產業。 4725 酚 景氣循環股,連虧兩年了,股價也停留在近年低點,看接下來兩年有沒有景氣回升行情。 9927 鉛錠 算去年持股廣隆的上游,看鉛價吃飯的公司,不過股息還算穩定。 4417 漁網 無聊但穩定的產業,ROE和ROA長期保持在個位數,但神奇的是十年下來淨利還是呈倍數成長。 4973 dram模組 模組一線廠威剛創見貴鬆鬆,所以把目標放到二線廠,另外一個可以考慮的是8271。Kingmax借殼上的6238也頗有趣,看起來要灌獲利衝今年脫離全額交割,不過毫無流動性,之前低掛了一陣子買不到,這幾天咻咻咻就漲上去了,放棄。 4960 ...

股利好還是股息好?

圖片
先來說朝三暮四的故事:戰國時代,宋國有個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裏養了許多猴子,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差,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便想把每天給猴子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他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栗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這樣可以嗎?」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顯得很不開心。 老人看到猴子的反應後,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的栗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股票股利就是台灣公司給股東的栗子。在 90 年代的時候,股票股利才是王道,投資人普遍認為股票股利發得越多,公司的獲利前景越好。但股票股利說穿了只是將股權分割,對公司的財務結構幾乎沒有影響,若不考慮員工配股造成的額外稀釋,配發前後投資人對公司的所有權比例仍舊相同,公司的營收獲利也絲毫不變,之所以被稱為股利,不過是讓政府收稅的名目而已。 雖然理論上發放股票股利與除權對投資人並沒有好處,但投資人卻常因為高股利股票除權後股價大幅降低,形成股價相對便宜的錯覺,因而積極買進,形成所謂的「填權行情」,這在電子股奔騰的 90 年代,是投資人的主要獲利來源之一。 但隨著財政部公布「健全股利政策」,要求上市櫃公司提高現金股利的發放比率後,現金股利的比率大幅度提升,在民國 89 年的時候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只有 26% ,這個數字隨後逐年提高,在 98 年的時候已經高達 89% 。 近年常會聽到有人說高成長的公司主要發股票股利,低成長的公司則會以現金股息為主。或許的確有些公司會用發股票股利,來暗示經營階層看好未來成長性,但實際上股利多寡和公司未來的成長率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關聯, 因此這說法其實站不太住腳 。 對公司來說,不管發不發股票股利,意義都是把盈餘保留在公司內部,像是近年的大立光就是標準的只發現金股息,卻仍舊維持高成長的範例。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大立光的股利政策是每年發個兩三元,那對持有大立光的人來說,也不過就是股數變多、股價變低,只要市場評價公司的本益比不變,持股市值仍舊相同。 http://goodinfo.tw/StockInfo/StockBzP...

ptt技術風控文集錦

圖片
之前的閒聊文中似乎蠻多人覺得我不懂技術分析,這點我承認,所以這次來貼一些舊文章讓大家笑一笑,這一大串幾乎都是我七八年前,技術還很不成熟時在ptt貼的文,蒙stock版版主垂憐,現在應該有不少還可以直接google的到,如在 精華區這些 。 (ptt站內機制是凡編輯必會在最下面留下痕跡,所以這些基本都是原汁原味,而非事過境遷再去美化) 1. 風險管理 擲銅板遊戲 和 Kelly Formula 這兩篇用簡單的數學計算告訴你,即使你擁有一個理論上可以獲利的系統,只要不做好風險控管,就算原本能賺也會變成賠錢。 資金管理三原則 :保本、一致性獲利、卓越報酬,當你眼中只看見報酬,而忽略前兩者的時候,你就越容易甚麼都得不到 (要不然就是人品要夠好) 。 槓桿 :以我的實際經歷告訴大家評估系統性風險的重要。 加碼 :趨勢來時最容易擴大獲利的方法,但加碼越密,碰到系統性風險時炸掉的機會越高,所以要先評估自己能承受的最大槓桿。 工作 or 全職操作 :個人意見。 2. 順勢交易 趨勢操作者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像近幾年的橫盤就是抓長波段者的地獄,一個承認自己無法預測的順勢操作者,在實際操作時會碰到怎樣的心理障礙? 趨勢交易系統建構 :提供四個要點去定義你自己的系統,即週期、趨勢、進場、出場。只要建立好,就可以用回測去評估系統的可行性。 一條鞭法 : Keep It Simple Stupid. 波段與盤整 :簡單說明我對盤整與趨勢盤的判斷方式。 指數交易 :基礎的台指趨勢交易系統。 3.  交易歷程 共六篇,從我的交易足跡可以看到我一開始是多麼的不成熟,又是如何一路摸索成長,或許有人天賦異稟,可以光靠上幾堂課、看幾本書就習得一身本事,但我想一般人還是先把底打好比較重要。 交易檢討的話,基本上就是我那兩年操作大盤的方法與心路歷程 (後來懶得做圖) ,從文中可以看到我在當時進出場的具體理由,以及交易當下的心態 (例如最好賺的噴出段,卻大部分時間都在放空,過度預設立場所造成的心理折磨) ,以及如何看市場氣氛去抓相對高低點 (可以對照我貼文的時間與大盤位置) 。 4.  市場雜感 這邊就比較沒有特定的主題,有我對交易的心得、對系...

投資工具與課程

圖片
市場上的投資工具與課程繁多,品質也參差不齊,那麼要如何選擇呢?在選擇課程的時候,我覺得不值得花大錢,因為高價課程陷阱太多:市場上的商品通常是越貴品質越好,但投資課程與飆股軟體則通常越貴越糟糕。這類課程都是以高報酬為號召來賣高價,像我在「 致富聖杯 」裡提到的幾個案例,「 楚狂人—可笑的鍵盤投資家 」這篇文章與下面的回應裡也有不少故事。 那些連證據都拿不出來,單純宣稱任何人學了他的方法,就可以輕鬆賺千萬上億的,幾乎可以肯定只是騙子;即使有課程在宣稱報酬時有績效佐證,也不見得可信,就像「 法意台股群俠之藍法大戰 」告訴我們的,績效表太容易作假也無從驗證。 這類課程與工具多半都包裝在黑盒子裡。賣你盒子的人一定會告訴你裡面裝黃金,但在真正打開之前,你很難知道盒子裡的究竟是黃金,還是西瓜?但賣爛工具的騙子即使因為有人賠了錢被告上法院,法院認證後罰個幾十萬又怎樣?只要不是每個人繳費前都會google,課還不是照開、錢也是照騙。 便宜的課程相對公開透明, 綠角 、 總幹事 、 財報狗 、 雷浩斯 都算是我覺得可以考慮去上的投資課程 (雖然我都沒上過) ,因為這幾位都寫過大量的文章,也出過書,我可以從他們的書和文章去評估他們的方法是否值得去學習。 技術面的話,則有 鬼山人 和 期貨士官長 ,兩者我都去花錢上過課,鬼山人偏入門,期貨士官長則稍進階,兩者在我上課時,都是學費四位數的全天課程,目前的價位我就不清楚了。這兩位如果去google的話,就可以知道他們貼文分享觀點的時間已經超過十年,我當時也是追蹤了幾年覺得不錯,才真的願意花錢去上。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其實最好的課程就是架上那一本本的書,找家夠大的書店,走到投資類寰宇財金的書櫃,射飛鏢買下和你預計參與的課程相同金額的書,最後的CP值應該會是買書比較好。 研究工具部分,我比較推薦的平台有下面幾個: 1.  goodinfo :我最常用的是 經營績效 這個頁面,打開就可以看到一家公司從上市櫃至今的經營概況,同時這是我唯一知道能同時查到興櫃與下市櫃公司資訊的免費網站,在粉絲團留言回應的速度很快,像點財務數字可以跳到相關財報簡表就是我建議後加入的功能。 2.  撿股讚 :其實類似的篩選網站很多,像是功能更強大的 網龍大富翁 ,不過撿股讚比較專注在基本面,而且自訂後只要有連結網址,任何...